該項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蛇口太子灣片區,位于舊南山區蛇口客運碼頭南側,與地鐵2號線蛇口港站點相鄰。項目用地面積:4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約14萬平方米,該項目屬于深圳市的海上門戶,集海陸交通快捷集散、國際海濱休閑、通關服務、商業配套及餐飲于一體的,具有山海風情的口岸城市綜合體。
建筑項目的整體形態自然呈三角形,充分體現了建筑對環境、對地塊的尊重;位于海側的直角邊服務于郵輪,另一條服務于快船,位于陸側的斜邊為中央大廳的主入口。
總體布局提供一條充分利用海景、文化休閑活動豐富的海濱休閑漫步帶,郵輪中心是整條漫步帶的重點,其向海濱延伸可至潮汐公園,海上博物館或是重現航海歷史情景的海上劇場與其相補充和呼應,輔以海景餐廳和休閑活動,成為居民和訪客文化和休閑的首選之地。
立面創意獨特,引入海洋“珊瑚”的元素,海洋珊瑚造型呈現給人一種自然優美的形態,以“珊瑚”像素點所形成的無規則而自然的肌理元素賦予建筑立面上,使建筑形態極具識別性以及獨特性,用純粹的幾何美和顏色組合美凸現郵輪中心的特殊魅力。
在方案深化階段,由于建筑設計靈感來源于船首波,立面遮陽板雕花的幾何形狀引用海洋“珊瑚”元素,建筑整體向天空延伸,建筑的大體量和復雜的立面,bim的參數化將設計師的意圖完美體現。
基于BIM三維模型的可視化功能,設計師的理解與表達得到充分的表現,對項目造型的設計優化、方案比對(例如曲面有理化設計)和方案可行性分析作用起到重要的設計優化作用。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的應用,對項目的造型設計等用二維設計手段是無法表達的,運用BIM來輔助是性價比最優的解決方案。
設計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基于BIM成果用CAD深化設計,保證設計質量,提高設計效率。
利用Rhino曲線建模優勢,結合參數化工具生成具有美感的立面及屋面模型,通過導出立面為通用格式,使該立面可以順利傳遞到revit中完成建筑、結構、機電等專業配合進行深化設計。
在排水槽設計中充分利用三維模型優化設計,模型是建筑師與給排水工程師良好的溝通橋梁。
BIM+AutoCAD的模式,設計師根據具體項目設計需求、設計周期等條件,邊做設計邊應用BIM技術,將BIM技術應用于設計中,很好地的完成預定的設計目標,從而實現了bim技術融于設計的目標。
BIM的可視化設計,在本項目設計過程中、效果圖的應用、動畫的制作、實時漫游等展示手段,得到業主及項目參與方的一致肯定,BIM應用外延得到很好的應用和體現。
結構工程師將經過結構優化計算的空間網架模型傳遞給建筑師,建筑師通過網架模型在Rhino中生成空間網架,并根據空間網架曲面情況自動生成金屬屋面。
在建筑專業與結構專業配合過程中始終通過模型來溝通交流,最后根據模型生成平面并核對建筑、結構施工圖。
大空間空調氣流組織設計是根據舒適性要求,通過設置送回風口位置、形式、送風溫度和風速控制來達到滿足舒適性要求。本項目采用BIM+CFD技術優化暖通設計中的風口設計,避免出現不滿足要求導致能源過度消耗的現象。
BIM提供的三維動態可視化設計,將以往的線條式的構件形成一種三維的立體實物圖形展示在人們面前。
建筑設備專業間的設備走線、管道等用直觀的立體三維形式表達,可以優化設計,更好地利用建筑空間,有效避免專業內部自身的管線“打架”問題,更便于明晰各專業之間管道、線路之間錯漏碰的情況,提高各專業之間的配合和協調。能一目了然地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減少各工種圖紙間的“錯、漏、缺”的糾結和情況的發生。
利用revit平臺各專業間強大的數據互通能力,實現多專業管線綜合的應用。以最新施工圖為準,基于施工圖的所有內容對復雜地下空間、走道等進行碰撞檢測與管道排管服務,使用三維方式檢查圖紙中各專業間的沖突,盡可能早地暴露不滿足凈高要求的問題,通過更改管線路由等方式滿足甲方凈高要求。
待管線綜合完成后出管線綜合圖和結構留洞圖,減少現場拆改、避免浪費,并且施工方可通過BIM模型完成施工模擬、材料統計、進度管理等施工應用。
1. 模型輕量化:通過使用云平臺,項目參與方可以在任何地方以可聯網的電子設備進行工程信息溝通,減少工程建設過程中溝通成本。
2. 模型輕量化:利用Dynamo批量管理revit文件信息,一鍵賦予混凝土強度等級、清單編碼、構件編碼等信息。
3. Fuzor虛擬現實:在項目展示中,Fuzor能提供高質量的圖形展示,即使在不會使用revit軟件的情況下也能瀏覽模型。
建筑設計的所有實體和功能存儲在bim三維信息模型中,方便信息的建立與提取,使得信息能夠準確地傳達,保證信息的安全性和及時流通性;同時也為項目團隊進行順暢的信息傳遞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使得項目可以高度整合、協同作業。
(責任編輯:一百一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