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地)住建局、發改委、國資委、工信局、人社局、商務局、財政局、交通運輸局、水利局、科技局、教育局、生態環境局、自然資源局、市場監管局,黑龍江省稅務總局各地稅務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各地監管局: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建市〔2020〕60號)和《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建標規〔2020〕8號)文件精神,促進傳統建造方式向新型建造方式轉變,加快產業結構優化,提升智能建造水平,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以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為載體,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緊緊圍繞建設“六個龍江”,深化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智能建造技術更廣泛、更具體、更系統化應用,促進我省建筑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為“四好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筑工業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初步建立,建筑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政策體系和產業體系初步建立。智能建造試點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培育6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全省智能建造發展進入新階段。
到2035年,大中型企業在各類工程建設項目中普遍應用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培育一批在智能建造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取得顯著進展。
三、重點工作
(一)完善政策機制和標準體系
1.建立完善政策機制。加強智能建造技術和實施路徑的研究探索,不斷完善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配套措施和政策。加強跨部門協同與合作,強化對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研究、智能裝備研發應用、示范項目培育等政策和資金保障。(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各有關單位配合)
2.建立產業標準體系。統籌國家、地方、團體和企業標準,研究制定全省智能建造發展的標準體系框架。聚焦重點領域產業鏈供應鏈,引導行業協會、骨干企業和科研院所編制智能建造相關技術體系和標準規范。圍繞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慧運維,研究制定適用于企業和項目智能建造發展的評價指標。(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市場監管局、交通運輸廳、水利廳配合)
(二)發展關鍵環節和重點產業
3.支持“BIM”技術應用開發。統籌建筑結構、機電設備、部品部件、裝配施工、裝飾裝修,推進一體化集成設計。開展二維、三維協同設計,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設計中的應用,提升設計效率及質量,推動BIM成果交付。鼓勵研發和應用自主可控的BIM技術軟件,建設數字設計基礎平臺和集成系統,實現設計、生產、施工協同。支持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及上下游企業,搭建BIM綜合服務平臺,賦能中小設計企業,降低共性技術、共性軟件等使用成本。加快推進BIM技術在新型建筑工業化全壽命期的一體化集成應用,提高建筑行業全產業鏈資源配置效率。(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工信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配合)
4.支持建筑機器人研發應用。支持自動抹灰機器人、鋼筋綁扎機器人、安全巡檢機器人、智能噴涂機器人、焊接機器人、運輸機器人、測量機器人、清掃機器人、建筑物檢測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新型建筑機器人的研發應用。引導重點地區、重點項目,推廣建筑機器人在深基坑、高空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地下管網修復、測量測繪、物料運輸等“危大”工程多場景的機器代人施工與輔助施工,替代“危、繁、臟、重”人工作業,提高工程建設機械化、智能化水平。鼓勵和支持骨干企業、示范項目開展建筑機器人研發和應用,減少現場勞務用工,提升施工效率。(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科技廳、工信廳、教育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配合)
5.支持建筑產業平臺建設。搶抓建筑行業數字經濟、平臺經濟發展機遇,開展建筑產業平臺建設。支持行業、企業共同搭建“互聯網+建筑工業化+供應鏈金融”平臺,推動各方跨行業、跨領域協作。鼓勵大型企業建設企業級、項目級、集中采購、BIM協同和電子商務平臺等,打通ERP系統與上下游企業及資源數據連接,提高供應鏈協同水平,實現全過程數字化交付和全生命周期信息共享。(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工信廳、商務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配合)
(三)提升行業監管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6.推進智慧化施工管理。圍繞工程施工過程管理,建立工程施工智慧管理解決方案,利用互聯網、移動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搭建數字工地監測服務平臺,實現工程實體質量、安全、進度、成本和參建各方行為信息全面采集,展示不同維度數據,提供不同類型功能,全方位、多角度進行工程項目管理。充分整合建設行業、企業施工現場管理信息化平臺、技術力量、設施設備、基礎網絡、視頻監控、塔吊可視化監控系統、深基坑和高邊坡穩定性在線監測系統等資源,構建覆蓋主管部門、企業、工程現場多方聯動的可視化“數字工地”。(省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牽頭負責)
7.推進信息技術融合。加快推進大數據技術應用,發揮數據信息對數字工地和項目管理輔助作用,提高建筑行業公共服務和監管能力。推廣傳感器網絡、低功耗廣域網、5G、邊緣計算、射頻識別(RFID)及二維碼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在數字工地和構件、部品部件工廠的集成應用,實現預制構件全過程質量責任可追溯。推進BIM、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府投資的大中型工程、社會投資的大型公共建筑、裝配式建筑工程、智慧冰雪項目、全過程咨詢服務項目和EPC總承包等項目中應用,逐步實現工程項目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推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與城市信息模型(CIM)平臺的融通聯動,逐步完善大數據輔助決策,提高信息化監管能力。(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工信廳配合)
(四)培育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
8.打造智能建造產業生態。優化重點地區智能建造相關產業布局,推動建筑產業基地、勘察設計、部品部件生產、工程總承包、信息技術等建筑業上下游企業聚集,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集群,帶動產業鏈各方主體協同發展。加快培育具有智能建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統籌建造活動全產業鏈,構建以工程總承包企業為核心、相關領先企業深度參與的開放型產業體系。鼓勵企業建立多方協同的智能建造工作平臺,促進產業鏈協調聯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工信廳配合)
9.打造智能建造領軍企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提升工程大數據分析、工程應用軟件開發等關鍵技術能力,推動建筑行業、企業全面提升信息化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培育行業骨干企業,堅定實施“走出去”發展戰略,提升建筑行業、企業市場競爭力。大力推進傳統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實力強、技術優的骨干企業加大智能建造創新投入,加快成果轉化和商業化應用。支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工信廳、商務廳、科技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配合)
(五)推廣綠色建造和智能化生產
10.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住建領域綠色、低碳相關核心技術的迭代更新和集成創新應用。圍繞建設“好房子”,推動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和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穩步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新型建造方式。進一步擴大綠色建筑中綠色建材的應用比例,強化綠色建筑中綠色建材選用要求,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零碳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建筑類型開展綠色建材應用示范建設,鼓勵骨干建筑、房地產企業擴大綠色建材采購范圍,加大采購力度。推動政府投資項目優先應用綠色建材。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應用,提高能效水平。推廣住宅全裝修交付,推動裝配式裝修,推廣集成化模塊化建筑部品部件應用,提高裝修品質,降低運行維護成本,減少建筑垃圾。推動建筑垃圾綠色化處理和可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工信廳、生態環境廳配合)
11.推動智能化生產。積極引導和支持部品部件生產企業進行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升級改造,逐步建立以部品部件為基礎的標準化、數字化和信息化生產體系。優化構件和部品部件生產,建設標準化部品部件庫,加強部品部件的設計選用、生產運輸、施工安裝等環節的銜接。以現有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為依托,加強數字化車間建設,提升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智能化水平。推廣應用鋼結構構件智能制造生產線和預制混凝土構件智能生產線,逐步實現少人甚至無人工廠。(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工信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配合)
(六)創新工程項目審批和服務模式
12.創新工程項目審批模式。開展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工程立項、規劃審批、竣工驗收等環節的應用研究與實踐,推進工程建設全過程的“無紙化”辦公以及數字化成果交付、審查和存檔管理。試點推進BIM報建審批和施工圖BIM審圖模式,探索工程建設數字化檔案的一鍵移交機制。(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發改委、交通運輸廳、自然資源廳、水利廳配合)
13.創新組織管理模式。積極推行新型建筑工業化項目工程總承包模式和建筑師負責制,倡導新型工業化建筑項目、政府和國有投資項目積極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促進設計、生產、施工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滿足委托方多樣化需求的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培育具備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等業務能力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優先在政府投資建設項目中采用全過程工程咨詢組織模式,扎實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試點,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可復制,易推廣的經驗。(省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牽頭負責)
(七)強化科技引領和人才支撐
14.強化科技創新。建立政學研產金產業鏈協同機制,深化校企合作,統籌優勢資源,推動建設智能建造相關的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企業技術中心等科技平臺。加強技術攻關,推動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業化基礎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轉移擴散和商業化應用。加快突破部品部件現代工藝制造、智能控制和優化、新型傳感感知、工程質量檢測數據可追溯、數據采集與分析、故障診斷與維護、專用軟件等一批核心技術。(省住建廳、科技廳牽頭負責,省交通運輸廳、水利廳、教育廳、工信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黑龍江監管局配合)
15.強化成果轉化。加強智能建造及新型建筑工業化應用場景建設,培育新型建筑工業化示范基地和示范項目,強化示范應用。引導企業依托項目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編制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術產品和科技成果推廣目錄。鼓勵建筑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等聯合成立智能建造聯盟,融合科技研發資源。探索集研發設計、數據訓練、中試應用、科技金融于一體的綜合應用模式。(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教育廳、科技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黑龍江監管局配合)
16.強化人才培育。探索和建立智能建造及新型建筑工業化人才引進培養機制,加強高層次管理人員的培養和儲備。支持高等院校、注冊資格考試增設智能建造專業和方向。鼓勵骨干企業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養跨專業領域的青年人才。支持大型建筑企業、行業組織等建設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基地,開展裝配式建筑、BIM等技術應用培訓。鼓勵建筑企業通過培育自有建筑工人、吸納職業院校畢業生等方式,建立適應智能建造的產業工人隊伍。(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人社廳、教育廳、科技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配合)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住建廳要加強統籌,會同發改、財政、科技、交通、水利等部門協同聯動,及時研究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市(地)住建部門要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屬地責任,建立健全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本地區推動智能建造的政策措施,持續推動工程建設領域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各級住建、發改、財政、科技、交通、水利等部門分工負責,各級有關單位配合)
(二)加大政策支持。加大對智能建造關鍵技術研究、基礎軟硬件開發、智能系統和設備研制、項目試點應用、智能建造應用場景建設等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對于采用智能建造技術的建筑企業及項目,銀行業金融機構給予優先金融支持,依規享受“白名單”待遇。積極導入創投基金等多種金融服務模式。企業購置使用智能建造重大技術裝備可按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進口稅收優惠等政策。對于達到智能建造相應等級標準的非政府投資項目,引導建設單位按智能建造技術節約的投資額給予施工單位一定比例的獎勵。支持智能建造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在智能建造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等方面取得突出進展、突出貢獻的企業,在“龍江杯”等各類評優評先中予以優先,在企業信用評價上給予加分。(省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省稅務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黑龍江監管局分工負責,省各有關單位配合)
(三)試點引領示范。哈爾濱要發揮國家智能建造試點城市作用,加快培育一批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和智能建造技術應用示范企業,出臺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有效支持政策,形成可復制經驗做法,在全省形成帶動作用。引導政府及國有投資規模以上工程積極應用智能建造技術,提高政策投資工程效益。鼓勵招標人根據工程項目特點和需求,在招標文件中對智能建造技術應用提出明確要求,將智能建造技術應用作為招標擇優因素。(省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牽頭負責)
(四)建立評估機制。積極探索區域性新型建筑工業化系統評價,適時對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相關政策的實施情況進行評估,重點評估智能建造發展目標落實與完成情況、產業發展情況、政策出臺情況、標準規范編制情況等,及時總結有關經驗做法,妥善調整相關政策。(省住建廳牽頭負責,省各有關單位配合) (五)積極宣傳推廣。充分發揮市場主體、行業組織的作用,通過網絡、報刊、論壇、觀摩會等多種形勢,加強智能建造發展相關政策宣貫、技術指導和成果推廣。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營造共同支持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良好氛圍。(省住建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牽頭負責,省各有關單位配合) 黑龍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黑龍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 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 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 黑龍江省財政廳 黑龍江省商務廳 黑龍江省交通運輸廳 黑龍江省水利廳 黑龍江省教育廳 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國家稅務總局黑龍江省稅務局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黑龍江監管局 2023年12月29日 (責任編輯:一百一教育) |